加快寧波南部濱海新區220千伏霞客變、110千伏工貿變和110千伏風尚變的輸變電工程建設,抓緊沿海南線、縱八路、風尚路18個開閉所的投運,及早規劃新區電力排管配套工程,提速桿線上改下提升工程,合理布局新區商務中心冷熱電聯產項目……3月12日,國網寧波寧海供電公司與寧波南部濱海新區(原三門灣新區)首次就新區供電工作進行對接,實行“騰籠換鳥”、“筑巢引鳳”,為新區海洋經濟新一輪騰飛謀劃智能電網。
寧波南部濱海新區總面積約721.5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一區三基地”,被浙江省政府納入省級海洋經濟重要樞紐,是僅次于杭州灣的省內第二大海灣,也是寧波市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儲備地。
寧波南部濱海新區原有一座110千伏變電所,二座35千伏變電所,隨著新區下洋涂、三山涂、蛇盤涂的開發,40多家企業的落戶,用電緊缺已成為新區的“腦血栓”,發展中的“腸梗阻”,前行中的“膽結石”。為了配合濱海新區的大海洋、大循環建設,落實寧波市政府兩會提出的“高水平謀劃寧波三門灣區塊開發建設,構筑一批海洋經濟發展新平臺”的戰略發展目標,12日,寧海供電公司負責人童靈華帶著運維部、發基部、客服中心、雁蒼山電建公司、力洋供電所相關人員走進了新區,與新區管委會共商電網發展大計,共謀新區發展遠景。
據寧海縣委常委、南部濱海新區管委會黨委書記應亥宗介紹,南部濱海新區經過幾年的基礎投入和招商引資的大動作,新區已成為國內外企業投資的“風水寶地”。目前,除在運行的40多家企業外,一批大型環保企業也相繼在新區簽約落戶,其中,寧波市天普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寧波模具產業園區、寧波新城開發投資公司已初具規模,今明兩年將投運生產。寧海縣與北侖區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經濟合作區不日將在下洋涂區塊簽約共建。除此以外,由寧波市政府與上海藥物所聯合成立的寧波國家高新區生物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寧波臺海智慧產業園項目,與中國民航科普基金會簽訂的浙東(寧波)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基地項目,由華茂集團投資建設的華茂學生培訓教育基地項目,也在積極對接洽談,有望正式落戶新區。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要打造南部濱海新區大海洋經濟圈、電網必須先行。在供電新區對接會上,寧海供電公司負責人童靈華作為新區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聯系人,心為新區所想,急為新區所急,在對接會上,他主動當好“參謀”,就新區前期施工的臨時變,桿線上改下,電力排灌配套建設,220千伏霞客變和110千伏工貿變的開工建設等提出了新的設想,并要求公司各部室要主動上門,牽線搭橋,提前規劃,創新點子,優化服務,為新區的大開發、大發展借好服務東方,當好“排雷手”,擔當“挖路機”,做好“機器手”,用智能電網為新區鋪設金色航道。
在新區電網建設規劃現場,童靈華還與應亥宗等新區領導就電網布局,桿線牽移,電力排灌敷設,輸變電工程建設,光伏太陽能應用等進行了商討,表示要搶時間、抓速度、高標準地為新區智能電網建設應用當好推手,為新區企業打通供電“供血站”,為海洋循環經濟開辟智能電網航道,實現供電和新區的雙贏。
“要建設生態環保的寧波南部濱海新區,打造浙江南部海洋經濟中心區,需要‘機器換人’、‘騰籠換鳥’、‘電商換市’,更需要智能電網的支撐,寧海供電公司這次專門組團到新區進行‘網區’對接,提出系列建設措施,布局電網發展新規劃,謀劃新區發展思路,確實為新區的長遠發展打通了‘斷頭路’,將有力助推新區的跨越區發展。”寧海縣委常委、新區管委會黨委書記應亥宗這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