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福田中心區的220千伏福華變電站即將動工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然而,也有部分市民對在社區附近規劃的變電站難以接受,認為其有電磁輻射等問題。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變電站選址不能遠離居民區嗎?境外先進發達城市的經驗怎樣?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帶大家一探究竟。
變電站不可怕 人們生活離不開它
變電站,顧名思義,是改變電壓的場所。“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并不是由電廠直接接入的,而是由發電廠發出了電以后,通過線路傳輸到變電站,然后再由變電站發送到各個用戶家里面。”深圳供電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
由于發電廠多建在能源基地附近,往往離用戶很遠,為了減少電力輸送的線路損耗,發電廠生產的電力一般要經升壓變電器升高電壓到500千伏,甚至更高;到了用戶那里,就要把高電壓層層變低,從500千伏到220千伏、110千伏再到10千伏,最后,經過配電房直接變為用戶可以使用的380伏或220伏。而這種升降電壓的工作靠的就是變電站,所以,變電站是不可缺少的。
社區附近建變電站乃國內外通行做法
變電站是造福社會、服務市民的重要基礎設施。按照常規,在城市負荷密集區,1個110千伏變電站一般只能覆蓋約1.5平方公里左右的供電面積,超過這個范圍就可能導致電能質量下降,電壓不穩。
“就好比社區居民多了,就會在附近增加設置公交車站方便市民出行一樣,電網企業為了保證居民日益增加的用電需求,有效保障可靠供電,就需要在負荷密集的居民區附近建設變電站。”深圳供電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同時,修建變電站的地方,要有一個合理的進線走廊和布線規劃。這樣才能保證變電站建成后,電力才送得來出得去。目前深圳是全國用電負荷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很多變電站的選址都要擴進居民集中的區域,以更好地保障電力供應。這在中國香港或其他發達國家都非常普遍。
部分區域電力支撐難以為繼福華變電站建設迫在眉睫
有些居民疑惑,目前社區的電力供應正常,為什么還要建變電站?對此,該負責人解釋道,變電站的建設周期較長,一般情況下,一個變電站從規劃到投產大約需要5-6年時間,因此,需要未雨綢繆,提前開展電網規劃和建設等工作。
“近年來,福田區用電需求快速增長,預計2017年最大負荷將達到180萬千瓦。而目前該區僅有4座220千伏變電站,根據現有電網情況測算,至少需新增變電容量64萬千伏安,否則無法滿足福田區未來發展需要。”深圳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當前,福田多個大體量樓宇在建、城中村升級改造等項目需要大量電力保障,雖然已經有了市政規劃,但受到重重制約,導致電網建設相對滯后,2008年至今,福田僅有兩座變電站投產。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金地大百匯、招商銀行、中國人壽、南方基金、廣深港客運專線、航天科技產業園改造等多個重大項目用電受限,全區近40萬千伏安容量需求亟待電網擴容來解決。如果再不加快建設新的變電站的話,這些片區的電力供應將難以為繼。
電場強度遠低于家電變電站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變電站是否會產生電磁輻射?針對市民較為關心的問題,深圳供電局通過實地測量等多種方法打消市民疑慮。根據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公眾的電場和磁場允許暴露磁場強度限值為100μT(微特斯拉)。經測試,市民日常使用的電吹風所產生的磁強度為24μT,微波爐所產生的磁強度為25μT。
福田供電局辦公場所一墻之隔有一座220千伏中航變電站。6月22日,在深圳供電局舉辦的電網開放日活動中,市民代表持磁場強度測量儀在距離該站主變壓器15米的地方測試,結果顯示,該變電站產生的磁強度僅為0.4μT,是國家標準的1/250。這亦說明,變電站產生的只是微弱的電磁感應,其磁場強度遠遠低于家用電器,也遠低于國家標準,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市民不必“談站色變”。
其實,近年來,深圳供電局一直將綠色環保概念貫穿于規劃設計、設備選型和施工建設等全過程,致力于打造綠色電網。
220千伏福華變電站采用全封閉組合電氣GIS設備。“這就像給高壓設備罩上了一個防護罩,能夠有效地屏蔽運行設備產生的電場,將工頻磁場衰減至最低。”深圳供電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同時,該站的外觀建筑風格與周圍環境的建筑風格和諧統一,融為一體。“在后期建設時,我們會在周邊圍欄進行綠化,不僅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爭取成為國際化先導城區中公用設施與城市融合的一道風景。”